28.2.09

一位細瘦的男子


男子,應該有一百七十公分,可能還不到。男子很瘦,有點快要皮包骨了。如果不看他的臉,會覺得是一個還沒發育好的小男生。他的體重或許不到五十公斤罷!男子跳上岸後,拿了水杯,一邊喝水一邊注視水道內往來游動的泳客。雖然是那麼的纖細,站在岸上的他,脊柱相當挺直,沒有一般瘦高男子駝背的現像。
男子游捷泳時,有如一根浮在水面的長條竹桿,輕輕擺動高肘的雙手,看起來是那麼輕巧,不著一點力量,他的平衡和對自己身軀流線的掌控相當熟稔。或許沒有力度,也沒什麼張力,他實在太輕柔和順了。他沒有脂肪,一身細弱的肌肉,或許想使力也沒辦法罷!?但是他的速度並不慢。最讓我驚訝的是他的蛙式,那細瘦的雙腳,如何能那麼有效的踢水前進呢?注意看他踢水的雙腳動作,並不是很標準的選手型踢水法。他收腿時是那麼的放鬆,是否因為腳太細長,兩個腳踝幾乎疊在一起,他蹬腳出去像一隻青蛙(跟不到二十公尺,距離己經遠遠的被拉開了。)男子沒有練習蝶式和仰式。游了一會,男子又上岸喝水,沒有多久我也上岸沖澡。以後,還有機會再遇到這個男子嗎?他的蛙式游法,讓我很想…,再研究清楚。

9.2.09

一位優雅的女人


她應該也三十來歲了接近四十罷!以女子來講,她的身高是相當高的,她比林小姐高,林小姐比鄭伯伯高,鄭伯伯有一百六十三公分,所以我確定她的身高一定一百六十五公分以上。她的身材勻稱,有點質感確不胖。她不太和人打招呼,(至少不會和我打招呼,我自己要反省。)她的自由式游的非常輕鬆優雅,速度也不慢。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衝刺、暴發的陽剛之美,即使一絲絲的用力都感覺不到。她不游蝶式。仰式和蛙式動作就沒有自由式那麼順暢,雖然也慢慢的游,但是沒有她捷泳柔順優雅的美感。
最近她蛙式游很多,在乾鬆區我刻意的觀察她的蛙式,三十公尺換氣十五、六次,以她的條件來說,她的蛙式是游的相當不得要領的。觀察她的蛙泳動作,手部抱水前伸,收腳蹬水,整個時間的配合,其實還不錯。可能腳蹬水的力道太放鬆了,所以漂浮前進也就沒什麼動力了。她現在游蛙式和自由式一樣,是如此的輕鬆自在,可不是嗎?那她為什麼要那麼賣力的蹬水呢?她的蛙式比以前進步了,也不失她那份柔和順暢的本色。這是個人特質嗎?她是目前在水藍天我所見過的泳客中,泳姿方面我最喜歡的一個,她都是游下午嗎?雖然沒有她那麼好的游泳條件,我還是會期望自己能游得像她一樣柔順優雅。

7.2.09

Rock 'n' Roll in Swimming: Analysis of Rhythms in Crawl and Butterfly Strokes


游泳中的搖滾:分析捷泳和蝶泳中的律動(節奏)

很多教練和泳士經常談論游泳時的律動,但是他們對律動能做的解釋卻非常有限。

這篇文章是根基於2007年所舉辦的運動生物力學國際座談會的演講。這是一篇敍述游泳時的律動如何被拿來描述、分析、量化的少數文章之一。

以蝶泳和捷泳的分析做為例子,這篇文章描述如何使用傅立葉分析法來量化律動,也從過去和現在的研究呈現出有代表性的結果。

結合律動力學和其動力資料分析可以提供一個洞見:在游泳時如何建構”良好的律動” 。重要的是,去使用律動的知識是可能的,並且發展它來改進游泳技巧和運動方式。

典型的狀況是這樣,好的泳者,律動波流經他的全身,包括手臂、肩膀、身體、大腿、小腿和腿板。這篇文章證實了:推進力並非產生於將平靜的水向後推動的論證。而推進力產生於推動平靜的水,是推進力如何產生的較早期的概念。

文章也提出捷泳時身體滾動可以接收到下肢打水時所產生的向量動能(角動量),下肢打水產生轉距的力量傳導到身體,而手臂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律動波被描述為環繞身體縱軸的滾動運動。

在蝶泳方面,它是水平的滾動軸。他包括了肩膀、臀部、膝和腳踝。

有效的將身體的能量傳達到水中,端靠律動的身體波動。這就流體力學和有效能的推進力的結合。
Trainers and swimmers talk often about rhythm in swimming, but very rarely they can explain what they mean by this. The article we present here is based on lecture hel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2007. This is one of the few articles that describes how rhythm in swimming may be described, analysed and quantified .
Using examples from analysis of butterfly and front crawl swimming, the article describes how rhythms may be quantified using Fourier analysis and presented ‘typical’ results from past and current research. In combination with kinematic and kinetic data analysis of rhythms can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what constitutes ‘good rhythm’ in swimming. Importantly, there is potential to use knowledge of rhythm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o improve swimming technique and sports performance.Typically, in good swimmers, rhythmic waves are travelling through the body that involve the arms, shoulders, trunk, thighs and shanks, and the feet. The article's corroborates evidence that propulsion is not generated by pushing undisturbed water back, as proposed in earlier concepts about how propulsion is generated (more on propulsion: Propulsion through drag or lift?).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body roll in front crawl swimming is initiated by the angular momentum created by the lower limbs while kicking, as the torque forces of the limbs are transferred to the trunk. The arm action also plays a role in this. The rhythmic waves are characterised by the rolling motions around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body segments.
In the butterfly stroke, there are horizontal rotational axes that include the shoulders, hips, knees and ankl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energy transmission from the body into the water depends on rhythmic body undulations that are both hydrodynamic and propulsion efficient (whole article as a PDF).

5.2.09

潛泳是一種修行的法門!!!?


己經第六次了,我急迫的從水中冒出頭,深沈急促的喘息,彷彿聽到自己心臟跳動的聲音。我的視線依舊落在五公尺遠的岸邊,望著那似乎一輩子也到不了的目的地。
或許,該靜下心來。我做了最後一次的嚐試,平靜的幾次吸吐氣,調云我的呼吸,躬身潛水蹬牆出發,我並沒有馬上蝶腰,順著蹬牆的推進力我漂浮了一段距離,感覺推進力減弱時再開始蝶腰。但是,我沒有採取連環不斷的快速蝶腰前進,而是每蝶一次腰就放鬆漂浮,我儘可能的放鬆自己,讓水波帶著身體前進,等前進動力快停止前再做下一次的蝶腰。我數著自己的蝶腰次數,己經到28次了──那是我在水中蝶潛極限的次數。我的胸口悶漲,氣己經急著要從口中跑出去,我閉起眼睛,故意忽視這個讓我痛苦的求生本能, …30,31,32,我睁開眼睛瞧了一下距離,有一點徧離了水道,但我快接近終點了,我做了一點修正,再快速蝶兩次腰,雙手觸壁立刻浮出水面。我頭部暈眩,有些失衡站不穩身子,我靠牆休息,聽著自己急速吸呼的鼻息,我做到了,我可以蝶腰潛水三十公尺。
可是,為什麼?是什麼理由要讓我這般虐待自己的身體來達到這個目標?就只因為有人做到了,所以我也想做到嗎?
休息了一陣子,我再做幾個韻律呼吸,調云氣息,躬身再度下潛,我用大蛙潛泳回程,雖然有點勉強,還是順利回潛到達終點。我…有多麼的不了解自己的身體!!。或許,也只有在透過極限的訓練時,我才能真實的感覺到我是真的很不了解它。

3.2.09

與高手論泳


與高手論泳(上)
第三水道好像沒人,我鑽過水道線來到第三水道,只看到阿亮的爸爸一個人站在水道一端,張著大口的喘息說著:
『好累喔!』我向他微笑點頭,開始仰泳練習。仰泳練習完後做個小休息,看見遠處有人捷泳游了過來。這個人捷泳來到岸邊停了下來冒出了頭,是源源。我向他做了個手勢請他先游,跟他後頭練習蝶泳。等源源捷泳游了一個段落,他也開始練習蝶泳,他己經越來越能掌握蝶泳的技巧了,他蝶了一百八十公尺才休息。
『你還差二十公尺就蝶二百公尺了。』我說,
『我在外面可以蝶三百公尺。』他回答
『那我就真的很差了,我蝶不到五十公尺手就很酸。』我回答
『要用身體來蝶,手要放鬆。想想我們的手那麼細,還要要撥水,還要拉身體,那會很累。』他解釋,
『你說的對。』我很讚同他的話,可是我做不到。
『我在外池游蝶式,花很多時間練習,現在比較能抓到要領。蛙式就不太了解,我看有人游蛙式,上半身出水很高,腳就會太沈,這樣阻力反而會很大。我看了日本北島康介的蛙式,他的上身雖然出水面也很高,但是他的腳並沒有下沈,所以我想不能讓上身仰角太大,腳也不能掉下去,否則阻力太大。』他繼續說,
『這點我沒注意到,游蛙式時我覺得自己沒辦法把上身捧的太高,所以我只要能換到氣就好了,不過我會花點心在不讓自己太沈。』我回應他,
此時有兩個泳客下水,因為速度太慢了,對練習蝶式的我們會造成障礙。
『隔壁水道沒人罷?』我問他,因為近視看不太清楚。
『是呀,沒人。』他回答,
『我們過去練習。』我沈入水中,鑽到第二水道,開始練習沒有練完的蝶泳。
等我回程到了端點,源源也鑽過來了,看了一下我游蝶泳開口對我說:
『我看你只做蝶腰就很好,為什麼加上划手,腳就打開了,膝蓋也太彎了,很像在掙扎。』看過我游蝶式的人,只有他會批評的那麼嚴厲,不知道是他的標準太高,還是我真的游的太差。不過,我的蝶式游起來感覺真的很不順,有人願意指導,應該要很感謝的接受。
『我在外池剛練蝶式時,我就游長泳,我設定三百公尺。剛開始游不到,反正不管它,手臂很酸,變形了也沒關係,就是繼續游,一定要游到終點。這樣我終於找到那個放鬆點。』源源訴說他如何訓練蝶泳的方法。他學游泳的方式是憑自己對水的感覺去修正自己的泳姿,而我總是要透過一些講解學理來學習。我太少去注意自己的身體對水流的感覺,只會腦袋想著我要怎麼游而已。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只划手,身體都不動。』他說完後示範的游出去,我跟著他的後頭練習,注意到他的雙腳很沈,我是否也這麼沈?到了岸邊他又對我說:
『我的身體很放鬆,完全都不用力,只是不斷的練習划手。』
或許是因為身體太放鬆了,所以他的腳才會那麼沈罷?
『你這兩種方法,我可以試試看。』我回答,在我心中己經給自己重新安排了下次練習的課表內容了。

與高手論泳(下)
又見威尼斯。可能以後來威尼斯的機會會增加罷!
問過了櫃台小姐,直接上樓找陳總。計劃案討論告一段落,我知道陳總對游泳很有研究,乘機向他請教一些游技上的問題。
『你上次說游泳的三大訣竅,可以再說一次嗎?』我問,
『注意力要放在用力的地方,用完力後馬上放鬆,善用末端用力。』陳總回答。
我將它們一一記下。
『我今天遇到游泳高手,不過天才學的很自然,就是不能了解白癡學習的障礙。』我說,
『能讓你說是高手,應該就真的游的很不錯。你說說看怎麼回事。』陳總回答,
『他叫我要放鬆游,但是我一放鬆就垮掉了。』我說,
『怎麼說,拿蛙式漂浮來說好了,妳覺得維持漂浮的動作要不要用力?』陳總問,
『要。』我很確定的回答,
『對一些很厲害的游泳選手來說,維持某一個動作是相當自然的,他們不覺得費力,對他們來說那是一個放鬆動作。』陳總解釋,
『應該說用最少的力量,維持一個特定的動作。』我補充說明,
『對,不是都沒力量,那就攤掉了,基本的張力是必須的。』陳總解釋。
『還有什麼要注意?』我再問,
『timing 。』陳總說,
『什麼意思?』我不明白,
『就是在什麼時間點做什麼動作。』陳總解釋,
『舉個實際一點的例子好嗎?』我要求,陳總拿起了紙筆在紙上畫了一個連續波長開始解說:
『我們現在講都以競速游泳為主,也就是要用最省力的方式達到最高的效率,就是游的最快的意思。其實休閒也應該這樣游,只是有人就會拿休閒當借口,那也沒辦法。我講重點妳注意聽,在波峰時,妳為漂浮狀態。開始划手抱水前伸產生一個波谷,因為它是個波,這時這個波谷自然會有一股動能走向波峰,也自然的把妳會往上往前送,在到達下一個波峰之前的阻力最小,所以在這個時候妳要收腳蹬腿,到另一個峰頂時剛好又是漂浮的動作。』
『這個水波那裡來的?』我問,
『妳游時用手划動水造成的。』陳總解釋。對呀﹗水前進的動力是利用波浪起伏來推送的,這是流體力學原理,我終於了解。陳總接下來感慨的說:
『他是我的游泳學生,是個物理學教授,他拿物理學來研究游泳…。我當時請他來給一些游泳教練們上兩堂課,結果所有的游泳教練都說那只是理論,沒什麼用處,沒人聽的進去,他很洩氣的告訴我,『我看只有你有這個水準聽的進去。』』
『我也聽進去了。』我馬上附和陳總,
『還有大蛙、小蛙是怎麼回事?』我繼續問,
『其實根本沒什麼大蛙、小蛙,國外也沒有人在講大蛙、小蛙,只有台灣泳界在說。游泳只是一種自然動作,如果妳要往上跳,是不是先屈膝下蹲再往上跳,妳會把大腿打開,再蹲下去然後再跳嗎?』陳總反問我,
『有點多此一舉。』我回答,
『那己經違反人體自然運動的原理了。有些人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因素造成髖關無法自然屈伸,或是平常習慣養成的結果,所以屈腿時大腿就一定會打開,那是無法校正的。腿開大開小不太是蛙式速的快慢的重要因素,打的太開反而還比較浪費時間,水阻也比較大。』陳總解釋。
『我那位高手朋友就說我蝶泳時腿太開了,膝太彎了,所以我游蝶式的時候要注意很多問題:手怎麼划?腿要並朧?要那麼費神,游起來根本沒辦法放輕鬆。』我有點在抱怨。
『妳錯過了三個原則的第一條原則:注意力只要放在施力點。很多人先天骨骼發育問題和後天活動習慣的關係造成不同的骨骼錯位問題,還有年紀的增長,都會造成蝶泳時並腿的困難。很多選手都是很小就開始訓練,並腿己經是他們的習慣了,他們可以很放鬆的就能並腿了。妳根本不要太再意妳腿並沒並,妳應該注意的是施力的地方。』陳總說,
『喔!是這樣嗎。』我很勉強的接受。源源還真是先天條件優沃,我心中暗忖。他太晚學游泳了,如果孩提時就開始游,現在水準一定等同國手。
『那麼自游式和仰式呢?』我繼續追問,
『妳這樣練習好了,對稱端施力,就是如果右手划手就左腳打水,如果是仰式就左腳挑水。』我並沒有再問他捷泳的流體力學,或許以後還會有機會罷?我真的很想見見那位物理學教授,親自聽他講一堂游泳的流體力學原理。
其實,我很慶幸自己有一位天才形的游泳高手朋友,也很高興有了解理論架構的專家朋友。每次聽源源說自己的游泳方式,總是一知半解。可是從這些專家學者的理論分析,我就能了解源源為何能游的那麼輕鬆自在。雖然我的水感沒有他那麼好,沒辦法像他一樣能那麼輕鬆的掌握住自己撥起的波浪,然而,了解了這些所以然,對今後游泳要努力的方向就相當的清楚了。源源可能不太會教白癡游泳罷?不過他會是自己很好的一面鏡子,有機會再遇到他,還是要再請他指點自己的缺點。2009/2/3